氨液分离器未能分出的液体被临时贮存于其中,待液位达到上限时暂时停止压缩机运行,其加压将液体排人排液桶。用于回气二次分离的氪液分离器,不需要向其内部供液,这是与一次分离氨液分离器所不同的。 氧液分离器与蒸发器间高度差的确定。在工程设计中氨液分离器与蒸发器之间的高度差需根据蒸发器和进液管对制冷剂舶阻力状况来确定。过小的高度差会使供菠不足;过高的压力差叉会影响蒸发器内制冷剂的蒸发温度。因此,为了保证既能向蒸发器正常供液,叉不至于严重影响蒸发温度,原则上讲,该高差形成的静压在克服了总阻力之后,剩余压差对蒸发温度的影响不超过1℃。表1 2是液柱高度对蒸发温度的影响,由表可见,在低温系统中液柱对蒸发温度的影响更大,因此是极不经济的。为了减少液柱对蒸发温度的影响,高度相差l-2的蒸发器成分别设置氨液分离器,一般情况下氢液分离器的液面高于蒸发器最上层管子l~2m为好t常取lSm.氨液分离器出液管的横截面积为进液管的两倍左右。当采用D38mm管组成冷却排管时,每一供渡路的长度不得超过l20m。 重力供液的优缺点 由于采用氨液分离器·在蒸发器负荷比较稳定的情况下避免了压缩机发生湿行程;但是当负荷剧烈变化戎制冷压缩机工作点选择不当时,由于二次液体的增多,氢液分离器的正常{夜位难于稳定,制冷压缩机还是有发生湿压缩的可能。 高压氢液作为冷水机制冷剂节流后产生的闪发气体被彻底分离,进入蒸发器的是完全的液体,避免了闪发气体对传热的影响,蒸发器能够发挥比较大的效能。 在蒸发器组数不多的小型制冷装置中,一方面采用均匀配管达到阻力均衡,实现供液均匀5另一方可可通过设置的气液分调节站上的截止阀调节各通路的供液量,达到均匀供液,但是在蒸发器高差大、组数多、配管复杂的大型制冷装置中,要做到均匀供液是十分困难的,而且在过长的蒸发器供液管道上氨掖会重新气化 液柱高度影响蒸发温度,特别是当蒸发温度程低的时候,影响尤为突出,因此低温系统不宜采用这种供液方式。对于高差较大的多组蒸发器共用一台氧液分离器的情况,下层蒸发器的蒸发温度会受到很大影响。 低压制冷剂液体在蒸发器及有关管道内循环,依靠其相对于蒸发器的液位差所具有的位能作为动力,其流速一般都较缓慢,而且制冷剂与管壁内表面之间的放热系数小,蒸发管道内表面的润湿面积占总蒸发面积的比例也小,因此,蒸发器的总换热强度较低。氨液分离器必须靠近蒸发器布置,在蒸发器组数多且高差大的系统中.由于氨液分离器台数多,同时每台下面叉要单独设置专用气体和液体分调节站,这样就使得系统更为复杂。对于冷藏库来说.由于氢液分离器的安装位置高于蒸发器,冷库主体内要加设氨液分离器的专用房间,这不但增加了土建造价,而且从操作角度来说,调节站被分散布置,操作人员需要经常跑路和爬高,增加了许多工作量。 由以上分析,重力供液系统优于直接供液系统,但同时还存在许多难于克服的缺点,所以在我国除,,型制冷装置以外已很少采用这种供液方式。